当代中国大学精神高层论坛发言摘登

 

弘扬兴学强国精神 实现民族复兴之梦

 

——当代中国大学精神高层论坛发言摘登

 

《 光明日报 》( 20131016日   13 版)

 

 

    本期主题

 

 

 

    20131010日,由本报与中国大学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天津大学共同举办的首届“当代中国大学精神高层论坛”在津举行,28所高校和学术研究机构的代表,围绕当代中国大学精神形成的历史、当代中国大学精神的特质和如何弘扬当代中国大学精神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本版今刊出部分发言摘要,以飨读者。(本版发言由本报记者陈建强、光明网记者朱斌整理)

 

“兴学强国”精神是中国现代大学精神的元始

天津大学党委书记 刘建平 《 光明日报 》( 20131016日   13 版)

 

刘建平

 

    追寻中国大学发展的历史足迹,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中国特色的大学精神是在中华文化大环境的影响下形成的,是在一百多年办学实践中逐步积累和凝练的。

 

 

    首先,兴学强国是中国现代大学精神的元始。天津大学的前身北洋大学堂,创建于清末的1895年,开启了中国现代大学的先河。中国现代大学不是自生、自为之物,它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1894年,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华民族处在危难之中。为了救亡强国,盛宣怀奏请清政府在天津建立北洋大学堂,他在奏章中提出“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的“兴学强国”主张。其后建立的京师大学堂和各省立大学堂也都以“兴学强国”为建立目的。可见,“兴学强国”精神是中国现代大学精神的元始,是中国现代大学初创时期的共同精神诉求,更代表了处于被侵略、被压迫情况下的中华民族的整体诉求。

 

 

    “兴学强国”是中国现代大学百余年来不断进步和发展的精神动力,并且根据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不断增添新的内容,使得大学精神能够与时俱进,不断提升,成为引领中国大学前行的风骨。

 

 

    其次,立德树人是中国现代大学精神的根本。大学是进行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场所。我国传统教育注重“修身明德”,养成良好的人文精神;而西方现代教育则更多地强调“科学理性”,培养人的科学精神。在学习西方基础上,我国建立起现代大学,西方工业文明的知识成果,代替了中国传统教育的“经史子集”,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然而,经过一百多年的教育实践,负面影响逐步显现,大学教育工作中技术化和非教养化的功利主义倾向加剧,导致了人才培养的片面发展和大学人文精神的缺失,乃至忽视了人文、社会科学在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进入21世纪,已是知识经济社会和经济全球化时代,强烈呼唤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相互融合。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首先是树立人才的精神品德,有为国家、民族而奋斗的精神。“德”字为先,“德为才之帅,才为德之资。德器深厚,所就必大;德器浅薄,虽成亦小”。“德”是人成才的基础,也是衡量人是否成才的标准。因此,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首先是提高德育质量,将人的精神塑造融入知识和技能传授之中是高校的时代责任和根本使命。

 

大学文化的共性与个性

中国教育学会原会长 顾明远 《 光明日报 》( 20131016日   13 版)

 

顾明远

 

    大学文化的本质是求真育人,这是大学的共性。过去我们常说,大学的三大职能是教学、科研、服务,2011年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时指出,大学也要传承文化。而大学最终是要培养人才,核心任务是培养适应时代的新人。

 

 

    大学要围绕着求真育人这个核心来建设,所以大学要建立学术中心,要有大师,要有创新的机制。这都是大学文化的共性。大学文化还应该有个性。也就是说,不同的大学应该有不同的文化。大学文化的个性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大学的历史传承中来,从大学的办学特色中来。不同的大学有各自不同的历史,以及各具特色的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办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师风格,以及不同的管理方式等,这些个性经过长期积累、碰撞、磨合,形成全校师生的共识,逐渐成为学校的传统。

 

 

    大学是创造知识的地方,要引领社会先进文化。大学的灵魂是学术,创造知识要靠学术研究,人才也要用学术思想来培养,大学为社会服务的职能,也要靠学术研究创造的知识和培养的人才来完成。因此,学术是大学的核心,也是大学文化的核心,这是大学文化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最重要的特征。

 

 

    大学的真、善、美都体现在学术中。大学的真,就是追求真理。哈佛大学的校训就是“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以真理为友”;大学的善,就是培养高尚品德的人才。真理总是和善联系在一起的,追求真理的师生必然是善的;大学的美,是在追求真理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团结、合作、和谐的美,求得真理结果喜悦的美。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师生共同追求真理,其乐融融。

 

 

    因此,看一个大学文化建设得好不好,就要看这个学校的学术气氛浓不浓。

 

在民族复兴实践中凝练和践行大学精神

教育部思政司副司长 王光彦 《 光明日报 》( 20131016日   13 版)

 

王光彦

 

    大学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保存和传承之地,也是先进文化肇始和发轫的重要源头。大学精神的研究和凝练必须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为目标引领、思想引领和路径引领,从而使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大学精神,能更好地彰显时代潮流的正能量,汇聚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大学精神的凝练和研究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目标诉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当代中国大学的“精神之钙”。凝练和研究大学精神,要围绕“两个巩固”的根本任务,即围绕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确保始终不偏离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确保意识形态的话语权、领导权、管理权牢牢掌握在手,用共同理想凝聚鼓舞师生,特别是要把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富有感召力的中国梦作为精神动力,为实现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提供精神滋养和力量源泉。

 

 

    大学精神的凝练和研究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思想内核。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占领主阵地、弘扬主旋律、引领新思潮,是大学责任所在。凝练和研究大学精神,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首要关注和聚焦的核心要素。当代大学精神讨论的话语体系和思考路径,都应植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自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思想内核,自觉坚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三个倡导”的路径指向,使凝练大学精神的过程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过程,让大学精神彰显出时代精神的蓬勃正能量。

 

 

    大学精神的凝练和研究要以优秀传统文化为重要滋养。文化传承创新是大学的重要功能。凝练和研究大学精神,培育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民族品格、时代气息的大学精神,既要把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大学精神的根基和源泉,从中汲取养分、获取支撑;也要着眼于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在办学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更要着眼于发挥大学文化的引领和辐射作用,引领社会思潮发展方向,占领文化高地,使得大学精神充分体现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精神基因、精神追求和精神标识。

 

 

    大学精神的凝练和研究要以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为源头活水。校园文化建设是体现和培育大学精神的重要载体。精神文化成果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凝练和研究大学精神,既要植根于校园文化建设的现实土壤之中,结合历史与文化特色,培育具有鲜明特色的大学精神品格;也要充分发挥大学精神的引领和导向作用,使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成为复制、传播、弘扬先进文化的过程,成为积淀精神遗存、物质遗存、行为遗存和制度遗存的过程。

 

培育引领社会文化的大学精神

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 任少波 《 光明日报 》( 20131016日   13 版)

 

任少波

 

    当今社会大学精神建设与培育要放在社会背景下观察与审视,从中发现我们大学精神建设的途径与工作的重点。大学精神的培育要放在世界视野范围,特别是要放在大学精神与社会文化关系的背景下来审视建构。从这个社会视角看,第一是开物前民,就是要领先于社会民众,要开物,要实践;第二是一种反思,从引领与缺失的角度反思大学精神的建设;第三是思考,如何针对我们大学精神所缺失的东西,来建构、培育和弘扬大学精神。

 

 

    浙大校歌讲到“靡革匪因,靡故匪新,何以新之,开物前民”。意思是,没有什么革新是不需要继承的,没有什么陈规、陋习是不可以更新的,如何去创新呢?就要开物前民,即接触事物,站在民众前面。大学的任务就是要继承加创新,然后站在民众前面。

 

 

    大学最核心的任务是:继承与传播、探索与创新、对真善美的终极追求。正因为大学承担着这三方面的职责,这个过程中它所凝练、产生的精神最终会伴随和引领整个社会,具有现实存在的必然性和可能性。

 

 

    当下大学与社会的关系当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在这样一个错综复杂的文化现象和社会飞速发展变化的世界当中,大学事实上面临着众多的考验,我们的大学能不能应对考验、承担职责,我们需要自我拷问,反思自己的工作,再去前瞻我们应该承担的责任。

 

 

    中国梦的实现,中国的大学责无旁贷。大学只有走在社会发展的前列,肩负起引领社会发展的神圣使命,才能体现大学的独特价值,才能保持大学的蓬勃生机和不竭生命力。

 

秉承大学精神要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陈洪捷 《 光明日报 》( 20131016日   13 版)

 

陈洪捷

 

    讲到大学精神,就要谈到如何“做”大学精神和如何研究大学精神。这两种维度,两种路径,目标是不一样的。针对当前我国的研究现状,我国正处于“做”的维度,所以我们很自然地首先是为大学精神定目标、定规范,让大家来遵守。

 

 

    关于大学精神的研究,是建立在很多不同学科基础之上的,是一种跨学科的课题,主要包括:哲学——哲学中有着丰富的资源,很多学者对大学的理念进行过十分有价值的总结阐述,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资源;社会学——通过研究社会各种组织的文化、组织、规则等,为研究大学精神奠定了很好的基础;管理学——从管理和组织的角度来研究怎样追求组织目标、组织文化、团队精神等;历史学——通过研究思想史、大学史及大学理念、精神的演进过程,从而系统地进行阐述;高等教育学——研究大学的制度、政策、课程知识,其中就包括大学的理念、文化。这五个学科,是我们现今研究大学精神、文化的主要知识基础。

 

 

    关于大学精神的概念其实有很多,如大学理念、大学传统、大学文化等。但这些研究最大的特点是区别于“做”事情,它不是作为一个既定的目标来推行、灌输、执行的,而是去探究、追问。

 

 

    我们很多研究大学精神的专家一方面是在做研究,同时也在“做”事情,因为他们大多是局内人,在大学承担领导职务,因此更要处理好“做”与“研究”两个维度,也就是要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精神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中国大学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 王冀生 《 光明日报 》

( 20131016日   13 版)

 

王冀生

 

    大学文化的根基在学术,大学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在精神。精神很多方面来源于学术,和学术有密切联系。

 

 

    大学精神具有群体凝聚、价值导向、精神陶冶和引领文化的众多品质和功能,它以无形的力量,深刻地影响着有形的存在和未来。大学精神是大学在办学实践中受到办学规律和社会主导文化的双重影响,经过历史的积淀,逐步形成的生命信念、价值追求、道德准则和思维方式。

 

 

    首先是生命信念,大学办学要有生命信念。人类的延续和发展是个生命过程,大学的发展和壮大也是个生命过程。大学文化是大学的血液,树立以人为本、传承创新、科学发展、实现和谐的目标,是大学精神最根本的部分。

 

 

    其次是价值追求,大学价值有4个方面:守卫文明,传承文明;树人为本,立德为先;求真创造、探索未知;引领文化、传承创新。

 

 

    再次是道德准则,任何文明社会都是以一定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为基础的。道德准则是行为规范的基础,行为规范是道德准则的保证,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大学之道的核心是立德树人、明德济世,是为建设一个文明昌盛的社会服务的。

 

 

    最后是思维方式,思维方式作为精神的一个方面,表现为一种精神气质,比如理想精神、自由精神、批判精神、创新精神等。

 

大学精神的价值诉求离不开社会发展进程

苏州大学党委书记 王卓君 《 光明日报 》( 20131016日   13 版)

 

王卓君

 

    黑格尔指出,人的本质在于精神。大学同样如此,“大学以精神为最上。有精神,则自成气象,自有人才”。大学精神与大学使命紧密相连。出于对大学使命的不同理解,衍生出不同的大学精神,凸显着不同的价值诉求。

 

 

    马克思把价值的基础奠定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大学精神的价值诉求离不开社会发展进程,即大学必须投身到现实社会变革的实践中去,把知识创造、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结合起来,把“求真”的科学精神与“至善”的人文关怀结合起来,从象牙塔走进尘世社会中去,以关怀姿态接触社会。自然科学以理论理性和工具理性为依托,开启效用之门;人文科学以实践理性和价值理性为支撑,开启情感之门。两者各有所求,又辩证融通,共同构筑大学精神的内涵。在古希腊哲学中,至善不仅是哲学也是人类知识追求的最高目标。而中国传统哲学中,历来有“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等关于求知与求善相融合的经典表述。

 

 

    中外大学因植根于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诉求,但始终面临着“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两个根本问题,尤其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构成了大学精神的分水岭。

 

 

    中国现代大学是在西方大学理念和办学模式直接作用下的产物,但其依然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些大学的校训,如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东吴大学“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等,无不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同时,由于中国大学发展的百年历程中,中华民族长期处于列强凌辱、社会动荡、政权更迭、经济衰败、文化凋零的状态,中国现代大学精神往往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忧患意识和现实担当。为此,建设当代中国大学精神,必须以“求真”与“求善”的融合为价值皈依,站在助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发挥大学精神渗透、凝聚、融合和引导的持久作用,积极承担文化传承创新、文化辐射引领和文化服务支撑的重要使命。

 

 

    大学是人类知识的生产者、继承者和传播者,也是人类伦理道德的根据地,更是整个社会良心、公平和正义的精神堡垒。要在传承文化、发展科学、提升人性的同时,弘扬大学精神的学理之善、制度之善与责任之善,消解市场经济对大学精神的异化,使大学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精神灯塔。

 

以大学文化建设推动现代大学的发展

南通大学党委书记 顾晓松 《 光明日报 》( 20131016日   13 版)

 

顾晓松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民族凝聚力创造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源泉,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大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高度,提出“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大学作为一种文化存在,其生存和发展,通过文化的传承、传播和创新,促进受教育者社会化、个性化和文明化,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继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因此,文化是大学之根,是大学的血脉,也是大学的核心影响力。要建设富有文化底蕴的大学、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必须把大学文化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的工作,积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大学文化,构建和谐的大学文化生态环境,以大学文化建设推动现代大学的发展。

 

 

    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等教育是培养人的实践活动,无论是为了追求真理还是为社会服务,实质上都是为了完善人的智慧和修养,本质上是文化的扬升。坚持“一切为了学生”,就是把大学的一切活动回归到“求真育人”这一大学文化的本质基点上来,回归到大学的最主要功能和最根本任务上来,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核心问题。南通大学提出“中国灵魂、世界眼光”的培养目标,就是强调要植根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坚守自身的学术品位,培养有独立批判思想和国际视野的文化人。

 

 

    坚持“一切为了教师”。以教师全面发展为主导,构建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大学是探索未知、揭示真理、崇尚学术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场所,必须遵循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人才成长规律,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尊重教学科研人员的首创精神,使其能够独立地思考和探究。只有尊重教师的首创精神,尊重教师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大学教师才能根据教学科研活动的规律、社会的需求以及个人的兴趣来选择研究方向和安排教育教学活动,大学才能产生原创性的研究成果,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更好地履行其功能和使命。因此,必须坚持“一切为了教师”,以教师的全面发展为主导,充分发挥教师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并尽力为教师创造优良的工作环境。

 

 

安康学院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2020 陕ICP备 06001643号  地址:中国 陕西 安康市育才路92号 邮编:72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