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官四悟——从一副对联想到的

   

  前些年闲游山西平遥古城,许多古迹景观今已印象淡淡,唯有古县衙一副对联至今历历在目,印象颇深: 

 

  上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 

  下联: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好欺,自己也是百姓。 

 

  单从文学的角度看,此对联对仗谈不上太工整,修辞也谈不上太考究,而从为官的视角及其思想性来看,它却是含义隽永,意味绵长,堪称为官的箴言,廉政的忠告。只要我们稍加留意,就不难悟出为官的4秘笈。 

  其一曰:能上能下,荣辱不惊。本来当官与否只是社会分工不同而已,可曾几何时,这当官竟变得高人一等,万人仰慕。特别是自打它与尊严、富贵、权势、地位等联姻之后,纵然原来是本分之人,一旦官袍加身,往往摇身一变,耀武扬威,不可一世。世人讽刺说:某某当了官,见了百姓连笑也不会了。这说法虽有点夸张,可对少数为官者而言,倒也是实情。更有甚者,自当了官,便精于官场哲学,一心想的是向上爬,升大官,而很少有人想到降职罢官,解甲为民。于是只能升不能降的风气像瘟疫一般流行开来。其实,正如亚圣孟轲所言: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所以,也应如对联所说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你当上官,没有什么可骄傲的;你没当上官,也没有什么可丧气的;你步步高升,不代表你就比别人伟大;你被正当免职丢了官,也没有在人前矮三分。总之,能上能下,荣辱不惊,实乃为官的基本态度。 

  其二曰:造福一方,重任在肩。对自己来说,当官和不当官的确无关荣辱;而对一方百姓而言,那就不是有无两可、无关紧要的事了。常言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做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就是说,当官的,有当官的神圣责任,特别是在造福一方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即使芝麻绿豆官也不可小视。毛泽东曾经做过这样一个比喻: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共产党的人民的关系是种子土地的相互依存关系,没有人民这块土地,你这就没有用武之地;而人民这块土地如没有共产党人这样的种子,那土地岂不是一片荒漠?有所作为是人生的真谛,更是为官的职责所在。欧阳修曾言:方天下有事,丈夫应当以功济四海,这是说在天下有重大事情要做时,你就应当为百姓建功立业,造福天下。可见,一个有志有为的好官,要时时想到与官位伴随而来的使命和责任,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这就是为官者的使命感和价值观。 

  其三曰:以民为重,知恩图报。为官者也是人,也要一日三餐,吃喝拉撒。所不同的是,为官者一不种粮,二不裁衣,而是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普通百姓才是为官者的衣食父母。可有的为官者却把这个关系弄颠倒了,将自己称为或默认是父母官,于是也将感恩的对象弄颠倒,不仅不去向人民感恩,还要人民向自己感恩戴德。作为一个为官者,一个人民的公仆,懂得向党和人民感恩是为人为官的道德底线,忘记或忽视了这个底线不仅失去了为官的资格,也失去了做人的底线。卢梭说:没有感恩就没有真正的美德。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论起党和人民对我们每个人的恩情,堪以车载斗量的涌泉来作比,那我们拿什么来相报呢?恐怕拼尽心力,也一辈子报答不完。正因如此,周总理生前总提醒我们带着歉意去工作,这与常怀感恩之心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试想,一个为官者倘若常想想人民是衣食父母,并常怀对人民的感恩之心,还会在百姓面前趾高气扬吗?还能拿衣食父母的血汗钱肆意糟蹋吗?还会贪污受贿、为非作歹而不脸红内疚吗?可见,常怀感恩之心,是防止贪腐变质的一道灵验的护身符。 

  其四曰:平民之心,爱民为民。对联说:莫道百姓好欺,自己也是百姓。是的,无论你多能耐,无论你官多大,说到底,你也是百姓的一员。其一,你自己曾是百姓出身;其二,你的父母、祖上大多也是普通百姓;其三,你是人民的公仆,老百姓的办事员。邓小平同志把自己当作中国人民的儿子,这绝不是作秀,而是他平民意识的自然流露。毛主席曾明确指出:我们的一切工作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服务。倘若我们多想想自己的儿子身份,勤务员身份,平民身份,我们还能视百姓那么软弱可欺吗?对群众讲话还能那么肆无忌惮吗?办人民需要的事还那么偷奸耍滑吗?面对人民的血汗钱还那么贪得无厌吗?可见,时刻保持自己的平民意识,是当好官的根本出发点。有些官员之所以堕落为贪官昏官,就在于他把自己的百姓身份忘记了,因此看问题和办事的出发点也错了。 

  任何一个道理和真理的把握,都有个的过程,即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为官的学问并不深奥,而真正出其中的真谛并正确地身体力行,就得在反复的思考和体验中去完成。此文所举的对联及其所悟出的四条为官箴言,也许够我们思考、实践一辈子的! 

 

安康学院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2020 陕ICP备 06001643号  地址:中国 陕西 安康市育才路92号 邮编:72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