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反腐倡廉的思想道德防线

连 石 

( 20120514日   04 版)

 

 

    近年来,党和政府不断加大反腐倡廉力度,处理了一批大案要案,得到了老百姓的普遍拥护。面对不断曝光的各种腐败案件,少数人产生了所谓的羡腐心理——对腐败现象羡慕甚至迎合、追求。在他们眼中,受贿是有能力”,被抓只是因为后台不硬赶上倒霉。而我们的一些文化人”,羡腐心理的蔓延、扩散,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一些畅销小说、网络作品热衷于展现钩心斗角、打通关节、计谋引诱,却少有对丑恶现象的解剖、鞭笞;一些腐朽的潜规则被包装成诸如公关文化、饭局文化、麻将文化等,丧失了基本的价值坐标。这些现象,形成了一股暗流,为腐败提供了思想的温床。

 

    有人认为,“羡腐心理是正常的,文艺作品反映生活,不必大惊小怪,甚至说这是文化包容的表现。这种观点是有害的,因为它忽视了文化的示范、引导效应,忽视了文化在多元表现形态下有着更为本质的引领、感染的属性。腐败现象一旦披上文化的外衣,有了文化做遮羞布,极易搞乱人们的道德是非观念,侵蚀、遮蔽民众对创建公平、正义机制的追求和希望,催化集团性腐败,最终危害社会稳定。

 

    先进文化能够反映、确立、引导社会前进的方向。先进文化建设的过程,就是站在先进立场上,对社会现实不断进行洞察、扬善弃恶的过程。腐败现象及其引发的羡腐心理,并不是什么新鲜东西,不过是我国几千年封建主义糟粕和西方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的杂交物。从根本上说,它与我们社会追求公平、正义的理想格格不入,是完全逆人类社会的发展潮流而动的。

 

    肃清腐败的消极影响,已成为当前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随着改革进一步深化,我国步入社会矛盾的高发期,反腐倡廉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任务更加艰巨。只有坚决反对腐败,才能真正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而反腐败不只是政治、经济、社会问题,更关系到每个人的所思所想,关系到思想文化。近年来,党和政府重视营造有效预防和惩治腐败、倡导公正廉洁的思想文化软环境。一大批如杨善洲、任长霞等一心为民、廉洁从政的好干部走进公众视野,成为领导干部的行为标杆和形象代表,同时也在全社会范围促进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确立。

 

    扭转羡腐心理,绝不是说要回避或忽视腐败现象。当前,要在全社会,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中,积极倡导对腐败零容忍的廉洁价值观,通过文学艺术等各种形式,使腐败羞耻的观念深入人心,形成一种自觉反对和抵制腐败的群体意识。对于一些消极的热门文化现象,对于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因素,对于中外文化碰撞中的变异现象,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引,敢于说”,善于说”,以此筑牢我们的思想道德防线。

安康学院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2020 陕ICP备 06001643号  地址:中国 陕西 安康市育才路92号 邮编:72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