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18日,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在西安召开,
中共陕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乐际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同志们:
在即将收官“十一五”、开启“十二五”的重要时刻,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教育工作会议,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增强加快教育改革发展的责任感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教育,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重大战略超前部署、有效实施、扎实推进。今年7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是教育改革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具有里程碑意义。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充分肯定新中国成立60年教育事业发展的伟大成就,系统总结教育事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明确提出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思想和基本要求。温家宝总理的重要讲话,深刻阐释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全面部署《教育规划纲要》贯彻落实工作。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进一步增强对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第一,加快教育改革发展是增强综合实力的必然选择。当今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越来越成为提高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教育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从国际上看,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发展教育,美国把教育视为立国之本,德国把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作为长期战略,日本把高层次人才培养延伸到义务教育阶段,这些都有效地提高了国民文化素质,增强了科技优势,保持了经济领先。从国内看,许多发达省份积极吸纳优质教育资源,研究制定政策措施,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吸引人才、培养人才,强化人才洼地效应,赢得了竞争优势,实现了率先发展。作为欠发达省份,只有通过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劳动者、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抓住发展机遇、加快发展步伐、保持长期平稳较快增长,才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推动科学发展,实现后来居上。
第二,加快教育改革发展是满足群众新期盼的必由之路。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是今天更是明天,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期待出现新的变化。省统计局“2010 年陕西万户居民新年新愿望”调查结果显示,38.6%的受访群众希望增加收入,10.2%希望增加就业,普遍希望得到社会更多公平待遇、活得更加体面更有尊严。特别是在我省人均生产总值接近4000美元的发展阶段,群众提升自身素质、改变人生命运的愿望更加强烈。增收需要能力,就业要靠技能,归根结底依赖各级各类教育。我们只有准确把握教育发展规律,满足人民新愿望,顺应群众新需求,提供更多更好更公平的受教育机会,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才能加快富民强省步伐,打牢全省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第三,加快教育改革发展是建设西部强省的应有之义。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建设以经济强、科教强、文化强为主要内容的西部强省奋斗目标,科教强是实现经济强、文化强的坚实基础。我省是全国重要的高等教育基地,高等学校107所、在校学生120多万,有3所“985 工程”高校、8所“211工程”高校,民办院校数量和规模名列全国前茅。但与兄弟省区市相比,我们在教育规模、经费、人才、国际化等方面,面临着“前甩后追”的压力。如果教育改革发展的步伐稍有放缓,就会被前面的省份甩得更远、被后面的省份赶上或超过,丧失我们的教育优势。我们只有加快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加强薄弱环节,补齐自身短板,才能加快从教育大省向教育强省、从人力资源大省向人力资源强省迈进,不断促进教育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建设西部强省目标。
西部大开发特别是“十一五”以来,省委、省政府积极实施科教兴陕和人才强省战略,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育结构,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办学水平,全省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施、率先在西部实现“两基” 目标,高等教育活力增强、民办高校规模扩大,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培养能力明显提升,终身教育体系初步建立、全民受教育水平显著提高,教育事业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素质,推进了科技创新和文化繁荣,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爱岗敬业、勤勉工作,甘为人梯、无私奉献,付出了大量辛劳,培养了大批人才,为教育事业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此,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全省广大教师、教育工作者,向所有关心、支持我省教育事业的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省教育事业还不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教育改革发展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是教育观念相对落后,素质教育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体制机制创新相对滞后,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尚未全面落实,经费投入和办学活力依然不足等。这些问题制约了我省教育事业科学发展,阻碍了教育潜力释放。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加快教育改革发展的使命感,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积极行动起来,扎实做好工作,切实解决问题,更加自觉地办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教育,更加自觉地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突出重点,加快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未来10年我省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实施意见》已经作了部署。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结合实际找准工作着力点,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发展,切实把每一项要求落到实处,确保在西部地区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率先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率先进入人力资源强省行列。
一是推动教育优先发展。教育是国家和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教育利益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长期坚持的重大方针,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健全领导体制,完善决策机制,落实制度规范,切实做到教育发展“三个优先”。要发展规划优先,在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突出教育发展,在调整经济布局时优先考虑教育,整体谋划、超前部署、科学安排,实现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的衔接融合。要资金投入优先,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财政支持向教育倾斜,引导社会资金投向教育领域,确保教育经费稳定增长。要公共资源配置优先,继续把高校毕业生作为就业服务的重点,继续把教育领域作为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的重点,继续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作为救助的重点,促进更多社会服务向教育延伸、发展要素向教育集聚。
二是贯彻素质教育主题。促进人的发展,基础在教育、素质是核心。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绷紧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根弦,实行育人为本、有教无类,促进学生素质提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的各个方面,加强理想信念和道德法制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传承勤劳质朴、宽厚包容、尚德重礼、务实进取的陕西人精神,塑造绿色、现代、开放、和谐、奋进的陕西形象,不断增强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坚持能力为重,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强化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创造自由发展空间,引导学生动手动脑、生存生活、适应社会,不断提升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坚持全面发展为要,把人人可以成才的观念贯穿教育全过程,推进小学、中学、大学有机衔接,不断提高培养创新人才的能力。
三是落实教育公平原则。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众。要把促进公平作为基本教育政策,以经济社会发展促公平,突出教育的公益性,把发展成果更多投向教育等社会事业,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落实公共财政投入主体责任,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要以政策支持促公平,突出教育的普惠性,落实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健全家庭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完善农民工子女、留守儿童和残障少年儿童等困难群体、特殊群体教育政策,不让一个学生因困难而辍学;继续实施蛋奶工程,使孩子们从小都能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爱,健康成长。要以改革促公平,突出义务教育的均衡性,调整优化公共教育资源,加强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师资、设备、校舍等建设,缩小城乡区域校际之间差距,提高教育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水平。
四是注重提高教育质量。这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要树立正确的教育发展观,把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基本标准,协调好教育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关系,努力走教育内涵式发展路子。学前教育要加快普及,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加强规范管理,提高保教质量。义务教育要深化课程改革,建立和完善指导体系,落实质量监测制度,推进教学方式转变,巩固和提高教育水平。高等教育要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培养人才为第一职责,实施教学质量提升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特色学科和专业群,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和科学研究水平。职业教育要结合人人技能工程,以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重点,坚持市场导向,面向社会需求,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顺利实现就业,过上有尊严的生活。要抓好继续教育、民族教育、特殊教育,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发展。
三、深化改革,完善教育科学发展体制机制
教育事业发展的生机活力在于改革开放。要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加强系统设计和整体安排,抓住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完善现代教育体系,消除制约教育发展和创新的制度障碍,努力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
一是理顺教育管理体制。政府管教育,责无旁贷。要按照政事分开、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要求,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快推进简政放权,真正把该管的管好、该放开的放开。要继续解放思想,改进管理方式,减少和规范对学校的行政审批和直接干预,更多地运用法规、政策、标准、公共财政等手段引导和支持教育发展。要提供优质服务、促进学校建设,支持高等学校依法自主开展教学科研等活动,帮助高中和职中创新办学模式、开展合作办学。要积极探索、大胆实践,逐步改变各类学校实际存在的行政化管理模式,让教育真正回归社会事业。
二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育事业的成效关键要看人才培养。要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全面发展观念、人人成才观念、多样化人才观念、系统培养观念、终身学习观念,按照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要求,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深化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要发挥学生特长,尊重个人选择,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不拘一格培养,注重锻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要立足学校实际,加强各级各类学校纵向衔接、横向沟通,密切与企业、科研单位的联系,发挥家庭和社会的作用,互动联动、合力培养人才。要合理设置课程,改进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法,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自主自立、自我成才。要以终身学习理念引领学校教育改革,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努力做到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陕西奠定坚实基础。
三是健全办学体制机制。要正确处理政府、学校和社会的关系,进一步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加快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积极鼓励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公办学校办学,引导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办学兴教。民办教育蓬勃发展是我省教育事业的显著特点,也是办学体制创新的重要成果。要及时总结经验,推广有效做法,加强政策扶持,积极排忧解难,使民办教育优势更优、特色更特。要坚持开放办学、包容吸纳,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全方位对外开放,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虚心学习教学管理、人才培养等先进经验,提高中外合作办学水平,促进我省教育与国际接轨。
四、凝聚合力,确保教育改革发展目标实现
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省齐心协力、密切配合,形成全社会共同加快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
一是加强和改善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发展教育事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大的决心、更多的财力、更多的精力支持教育事业,努力解决当前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制约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提高教育工作科学化水平。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强化责任意识,主动关心教育,深入研究教育,探索总结好经验好做法,不断提高推动教育科学发展的能力。要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牢牢把握党对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推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要深入开展平安校园、文明校园、绿色校园、和谐校园创建活动,加强校园网络管理,加强学校和师生安全管理,加强校园周边环境和治安综合治理,切实维护教育系统的稳定安全。
二是动员全社会力量推动教育改革发展。振兴教育、人人有责。要加大宣传力度,推广教育战线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让尊师重教蔚然成风,让教师成为全社会最受人尊敬、最值得羡慕的职业。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职能分工,完善配套政策,制定落实措施,加强协调合作,促进教育事业发展。要调动全社会关心教育的积极性,共同担负起培养下一代的责任,形成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氛围。要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界更新教育观、成才观、用人观,支持教育改革创新,形成既生动活泼又规范有序的良好局面。
三是组织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积极投身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要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地位,改善工作生活条件,维护合法权益,关心身心健康,千方百计为教师办实事、做好事、解难题。农村教师远离繁华,兢兢业业、默默耕耘,把自己的青春和汗水都献给了教育事业。市县要格外关爱他们、厚待他们,在工资待遇、保障性住房和职称晋升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支持和鼓励他们长期从教、终身从教。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要按照“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要求,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引导广大教师不断提升人格魅力和学识水平,做传道授业解惑者,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学校各级领导干部、管理人员要尊重教育的价值和规律,爱教育、懂教育、献身教育,把精力和心思放在人才培养与学校管理上,改革领导方式,发扬校内民主,加强社会监督,以一流的业绩赢得教师、学生、家长的信任和支持。
同志们,教育兴则陕西兴、教育强则陕西强。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真抓实干,开拓进取,努力开创我省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新局面,为把我省建成人力资源强省、人才强省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