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处长”受贿千万被捕,高招腐败浮出水面

 

( 2014-06-0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综合新闻

 

 新华社北京531日新媒体专电(记者熊琳 李江涛 丁静)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就业处原处长蔡荣生30日因涉嫌受贿罪被捕,高招腐败案件再次引发社会关注。有关专家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认为,高校腐败因权力缺乏监督。

 

  据南京市人民检察院发布的消息,2006年至2013年期间,蔡荣生利用职务便利,在学校特殊类型招生过程中为考生提供帮助,收受贿赂1000余万元。在去年1127,人大校方证实,招生就业处原处长蔡荣生已被免职并接受纪检部门调查。

 

  这一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网民枝头”“瑞名发表评论认为:“自主招生本是为国家选拔培养优秀人才而开创的重要渠道,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体命运的发展走向,也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出发本意良好的自主招生制度,缘何在落实中出现这个问题?值得深思!”

 

  多位北京高校教师对记者说,自主招生、补录及调换专业三个环节已成为高招腐败的重灾区。他们表示,蔡荣生的行为虽然只是个别现象,但杀伤力很大,严重影响了高校在公众中的形象。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以行政力量为主导的自主招生模式下,想要阻止权力寻租并不容易。从最初的材料审核、初试、复试再到最后的公示,所有环节中如果行政力量干预学术力量公正选拔,难免会加大权力寻租的空间和可能。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近几年多所高校负责人因腐败触犯法律,他们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权力缺乏监管,不少学校内部决策没有民主决策,学校成立的教授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往往被沦为摆设。

 

  熊丙奇认为,要制约高校的教育腐败和学术腐败,必须有效制约学校行政的权力,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虽然蔡荣生案件暴露出自主招生中的一些薄弱环节,但自主招生的步伐还应进一步扩大。建立规范的制度,通过制度约束行政权力,不能让行政权力在灰色的空间运行。储朝晖说,“有的学校做了尝试,让招生教师面试学生时,进行录像,但也只是做做样子。这一块需要让专业人员来做,并且落到实处。

 

  公开资料显示,蔡荣生生于1965,198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2002年获得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蔡处长被言中,说明高招早有黑洞

 

  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就业处原处长蔡荣生因涉嫌受贿罪被捕,高招腐败案件再次引发社会关注。有关专家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认为,高校腐败因权力缺乏监督。

 

  其实,对推行阳光操作、加强权力监督,防止高考权力寻租,这些年媒体没少唠叨”,汗牛充栋也不为过。而之所以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高考腐败,恰恰在于一些高校没有听进去舆论的唠叨”,违反了阳光操作原则,缺乏民主决策,没有制定过细的操作规程或执行不力,对权力之手看得不紧。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说:“要建立规范的制度,通过制度约束行政权力,不能让行政权力在灰色的空间运行。

 

  我们不妨来回味一下5年前《新华每日电讯》发表过的一篇评论,摘要如下:

 

  高考临近,接连被揭出的多起冒名顶替事件,让高考公平再次引发广泛关注。日前,浙江高考航模等加分又遭质疑,享受加分者被指大多来自权势家庭

 

  当高考频繁曝出丑闻,面临赢家通吃的境地,伤害的不只是个别学生的受教育权,对教育公平和社会正义的打击也是巨大的。而无法管住权力之手,很多出于良好目的的改革,都可能遭遇异化。

 

  扩大高校自主权、扩大自主招生、取消一考定终生等呼吁已久的改革,也可能像保送和加分一样,为权力操作留下更多后门

 

  压缩高考中的操作和寻租空间,除了发现问题坚决严查之外,最重要的利器,其实就是教育部门一直提倡的阳光高考。不管是坚持一考定终生,还是扩大自主招生,全程公开透明都至关重要。实现报名、考试、招录过程的阳光化,该公开的公开,该公示的公示,接受社会和媒体监督。这样,至少不会让权力操作如此容易地一路闯关成功。

 

      新华社北京531日新媒体专电

 

安康学院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2020 陕ICP备 06001643号  地址:中国 陕西 安康市育才路92号 邮编:725000